敲黑板!进入流感高发期,速来了解防控与应对方法


流感防控科普




突然高烧
疲惫酸软
咳嗽咽痛
你可能被流感“盯上”了

国家疾控局: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所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大概是其他季节的两到三倍!
接下来,就跟着小顾一起来学习流感的防控知识吧。




科学应对

守护健康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科学应对

守护健康
流感通常起病急,主要表现包括:
发热:体温可达39-40℃,常伴畏寒、寒战;
全身症状: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
呼吸道症状: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
其他症状: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科学应对

守护健康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呼吸道飞沫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接触传播: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眼等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



科学应对

守护健康


一、多病共防
流感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去一次门诊,预防多种疾病。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流感灭活疫苗与肺炎球菌疫苗可同时接种,可有效降低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肺炎的住院风险。
18岁以上人群,流感灭活疫苗可与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接种,预防流感和新冠病毒肺炎同步流行。

一、日常防范措施
1、养成良好的日常居家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风。
2、保持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心情愉快
3、远离传染源:避免近距离接触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患者。患者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患者居家隔离要戴口罩,减少和家人接触;患者家人应佩戴口罩,减少交叉传染。患者不带病上班、上课。
勤洗手 |
多锻炼 |
常通风



科学应对

守护健康

院感防控
1、开展院内知识培训。
2、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重点提高重症流感病例早期识别、重症与危重症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死亡。
4、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防止人员交叉感染。

加强监测
1、门诊就诊患者检测。
2、住院患者检测。
3、职工检测。
4、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加强预检筛查和隔离
1、门诊设立预检分诊,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正确佩戴口罩,严格手卫生等。
2、隔离病区单间隔离诊治疑似病例,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3、普通病区设立隔离病室,隔离本病区不明原因病人,备有充足的消毒及防护用品
4、加强病人的隔离,病床间距大于等于1米,并用屏风遮挡、隔开,防止交叉感染。

医院消毒
首先确定:
污染可能存在的环境范围
要消毒的区域
消毒方法
需要防护的环境、人员
进一步实施:
制定消毒实施方案
准备消毒用品
正确使用隔离防护用品

空气流通与消毒
1、首选自然对流良好的开窗通风或安装通风 设备加强机械通风。
2、使用空调时,应按最大风量运行,且新风不得低于卫生标准(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
3、空气消毒可使用紫外线消毒。
4、终末空气消毒可使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进行气溶胶喷雾或密闭熏蒸。

手卫生
1、接触病人和污染物品后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中的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应采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清洗双手20秒。
2、医疗操作或接触病人前亦可用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涂擦双手,作用1-3分钟。

医疗器具消毒
医疗器具如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应专人专用。
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用后,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 要求,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
医院根据污染情况可用含氯量每升500-1000毫克的消毒液对桌面物表等擦拭消毒;也可选用一次性消毒纸巾(苄索氯铵、洗必泰、新洁尔灭和乙醇)擦拭消毒。

运送病人的工具消毒
有条件采用负压转运车运行病人。
运送病人使用的工具,如:平车、担架、轮椅及抢救车等,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
高强度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0.5%-1%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空间,作用6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每升1000毫克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医疗废物处理
废弃的培养基、毒(菌)种保存用压力蒸汽消毒后放置双层黄色包装袋焚烧。
损伤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利器盒焚烧。
传染病人的其它医疗废物放置双层黄色包装袋焚烧。
勤洗手 |
多锻炼 |
常通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仅用于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